【東博社綜合報道】新加坡聯合早報網日前援引日本經濟中文網的報道稱,隨著全球貿易環境變化,加上中國和美國貿易戰的影響,令東南亞國家取代中國作為生產基地的優勢日益增強。
越南海防市的一家電單車工廠里,員工正在組裝電單車(路透社檔案照)
日經新聞報道,許多廠商此前就因為中國的人工費上漲,把生產線遷到東南亞;近期的中美貿易戰加快了這一趨勢,而越南和馬來西亞等11國參加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(TPP11)于去年底生效后,廠商還能享受關稅取消的好處,更是提高了東南亞作為生產基地的吸引力。
據報道,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綜合企業丸紅(Marubeni)已計劃投資約120億日元(約7.37億元人民幣),在越南的胡志明市建廠生產瓦楞紙(俗稱紙皮)。
根據計劃,這個預計一年能生產35萬公噸瓦楞紙的工廠將在2020年投入運作,并實現全年超過200億日元(約12.27億元人民幣)銷售額的目標。
丸紅認為,正在向越南匯聚的制造業企業是它的潛在客戶。據悉,韓國的三星電子等已進駐越南,因此預料包裝電子產品和機械零件的瓦楞紙的需求將增加。
此外,日本快時尚巨頭優衣庫(Uniqlo)母公司迅銷集團(Fast Retailing)也將在越南增加縫制廠。目前迅銷正將生產基地從中國遷往越南;去年3月公開的優衣庫主要合作縫制廠名單顯示,越南的工廠數目為39家,比此前一年增加了約四成。
盡管中國仍是最大的生產基地,但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令人擔憂。迅銷會長兼社長柳井正對此表示:“多少有點影響,但我們可以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生產,因此才考慮到越南增強生產。”
日本第一大休閑時裝集團Adastria則在越南、泰國和印度尼西亞采購絲線,并在當地啟動服裝一條龍生產機制。雖然該公司約八成的生產仍依賴中國,但它計劃在兩三年內將東南亞的生產比例提高至三成。
日本瑞穗綜合研究所估計,如果企業將生產基地從中國遷到東南亞,將能令越南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約0.5%。
人工費上漲是企業遷移的主要因素。日本貿易振興機構的數據顯示,去年中國的制造業工人的月薪為493美元,在過去10年里增長了一倍。雖然東南亞的工資也顯著上升,但越南僅為227美元、菲律賓220美元,相對低于中國。
大型企業進駐東南亞除了是要降低生產成本,還旨在進軍擁有6億人口的東盟市場。東盟成員國當中有很多新興市場,這些國家的經濟正高速增長,深具潛力。